一、案例背景
社工在下乡入户探访服务时,了解到陈伯(化名)与妻子二人居住在低矮的砖瓦房里,居住环境差,狭窄的房屋摆放了不少杂物,屋内光线昏暗、电线乱拉乱接,漏电开关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款式,桌面上放着电饭煲等煮食的电器,过往曾发生过轻微触电的事故。
二、需求分析
经社工评估,陈伯存在以下需求:
保障居家环境安全需求:陈伯居住旧房子屋内线路老化,部分地方已经有漏水的情况,屋内的电线由于潮湿的原因曾经发生过一次电线漏电的事故。居住的旧房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迫切保障居家环境安全的需求。
个人防护能力增强需求:陈伯的用电安全知识及个人防护能力不足。屋内的电线可能是潮湿的原因曾经发生过一次电线漏电的事故。陈伯旧房子电线、漏电开老旧关且狭窄的房屋摆放了不少杂物,存在电线乱拉乱接的情况,陈伯的用电安全知识及个人防护能力不足。
增强社会支持需求:陈伯个人无经济能力更换新的线路,需要足够的社会支持。陈伯日常鲜与亲朋来往,较少与侄子联系,认为侄子无法帮助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尽量自行解决。
三、理论基础
社会支持理论,亦称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这指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家庭、教育、商品和服务、就业、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依赖他人协助与支持。目前陈伯仅仅依靠自己一家的微薄收入,很难实现自身居家环境的改造,而且由于陈伯个人安全知识不足及安全意识不高,在处理居家安全隐患问题时面临较多挑战和风险,在其日常生活中也曾经发生过一次触电意外事件,陈伯亟需改善现有的居住安全问题。
“领航”社工以社会支持为介入手段,改善其居家安全环境及个人的居家安全意识,以缓解其目前的困境。
四、服务实施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关系,评估案主支持网络。
社工通过定期入户探访,运用聆听、专注、鼓励、真诚回应的面谈技巧,与陈伯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
社工通过深入了解评估陈伯的支持网络情况如下:
个人层面,陈伯年老体衰,性格较为孤僻,与亲朋的关系比较冷淡,较少与亲朋往来。社工第一次上门探访陈伯时,陈伯认为自己的居住环境尚算可以,不愿意搬离现居住地以及改造现在的居住空间,因此陈伯一直都没有改造房子的行动和意愿;
家庭层面,陈伯是家中的主心骨,陈伯妻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会积极配合丈夫的意志来行动,因此俩夫妻同心同德,很少有争执产生;陈伯妻子在居家改造问题上的态度表现积极,也主动劝告陈伯要注重房屋的居家安全状况,对于能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十分向往。
陈伯夫妻俩人缺乏居家安全保障意识,家庭用电线路乱拉乱接,漏电开关残旧超年限使用,电火混合使用、柴火花生谷物衣物堆放在同一空间,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需要解决。陈伯与妻子二人文化水平低、没有相关专业技能,日常仅靠务农与打散工为生,现年龄大了,劳动力不足收入渐少,家庭经济开始陷入困境,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余力改造自己的居家环境。
社会层面,陈伯目前享受国家低保津贴,陈伯与亲朋往来较少,不愿意向亲朋发起求助;由于新屋建造原因及其他不明因素,陈伯对于村委的印象不佳,也不愿意向村委表达求助信息,缺乏社会支持。
第二阶段:强化自身资源,提升个人和家庭居家用电安全知识及意识。
由于经济原因陈伯和妻子两人蜗居在新房前的老瓦房里。由于老房子年久失修,部分地方已经有漏水的情况,屋内的电线可能是潮湿的原因曾经发生过一次电线漏电的事故,陈伯表示自己被电到了一下,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自己也十分担心在老房子居住的安全,心情十分烦闷不安。
社工通过定期探访:积极运用聆听、同理、鼓励等会谈技巧为陈伯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以此同时,社工和陈伯再三强调居家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在发生触电意外事件后,陈伯终于开始关注居家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居家环境改造的个人需要。社工对陈伯日常生活习惯(柴火谷物花生衣物的摆放)进行指导,协助陈伯改善居家安全环境中物品摆放凌乱、易燃物品不放置屋内等排除消防隐患。
另外,社工通过链接辖区有电工资质能力的志愿者,为陈伯检查旧房子电线电路情况,并协助陈伯认识家中的用电安全隐患,增加陈伯对使用电器及电线线路安全隐患的了解。陈伯在了解到其旧屋电线电路问题后,综合考虑,停止了在屋使用电饭煲等电器。
第三阶段:开展“五社联动”,拓展中观社会支持网络。
社工一方面运用支持性、引领性技巧及影响性为陈伯提升居家用电安全意识赋能,提升其改变现状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社工站平台作用,联动社区、培育和联动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引入社会非正式慈善资源,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
在社区方面,社工积极联动陈伯所在的村委反馈陈伯的需求及困难情况。在社工的介入下,陈伯由原来抱怨村委到后来愿意放开心结主动向村委提出求助,根据陈伯实际情况及结合当前政策,村委帮助陈伯提交特困人员认定,并成功申请。
在社区志愿者方面,“领航”社工撰写有关倡议社区关注困境长者居家微改造的宣传推文,号召社区居民、爱心商家关注困境长者的居家安全问题,推动社会关注陈伯的居家安全用电情况。社工成功链接有电工资质能力的志愿者上门为陈伯讲解用电安全知识,并排查出有问题的用电线路和元器件(漏电开关),协助陈伯认识家中的用电安全隐患,并学习掌握用电线路的安全使用方式,提升陈伯个人的用电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社会组织方面,社工积极链接了辖区家电团队,让家电团队运用其人际网络,扩散陈伯困境情况,提升陈伯情况的曝光,扩大有关爱心人士对陈伯困境情况的关注,收获了一众爱心商家的助力。
在社会慈善资源方面,社工对接辖区慧美家电团队负责人和爱心商家为陈伯捐赠电线耗材物资和减免改造电路设施、人工费用,缓解其改造电线电路居家环境经济困难。
在社会资源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社工积极配合调解陈伯在新屋装修上提出的众多诉求,在当地村委干部的共同参与下,社工和爱心商家团队及施工方志愿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和协商,对陈伯房屋装修方案进行多次优化和调整,最终获得解决方法、得出家居改造方案及实施。
五、服务成效和专业反思
目前,通过社工介入跟进及链接专业电工资质的志愿者资源为陈伯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和安全用电指引,陈伯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及意识均有了较大的提升。
陈伯房屋线路都使用线槽进行安装,电线电路改造已完成,避免意外触电或漏电的情况发生。陈伯减少了对村委的抱怨,更信任村委。
关于社工站在“五社联动”中独特作用思考。“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一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现代基层治理行动框架。本案例中,社工作为“五社联动”的统筹者,面对来之不易的辖区资源,需要更加注重统筹过程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