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并以此而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继而美化环境,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余将四十来搜集、考证和创作的寿文化和寿字书法艺术作品,以及历代流传于世的其他种类的寿字文学艺术,聚零为整,汇辑成籍,并经过十多年的构想,终于绘制出一座以寿文化为主体的,以园林景点为框架的《万寿园》工程建筑示意图。《万寿园》之所以以“寿”字文化为主体,这是因为它的文化意蕴祥和美好,衍形变化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汉字的发展史上使用频律最高,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最为丰实。因此说,就其学术研究讲,它内容博大精深,浩若烟海,形成了一门独有的寿文化学科,这是属于中国传统性的;而就其文化意蕴讲,它标示着世人对“人长寿”、“物久存”、“道恒在”的永恒渴求,古今中外息息相通,这又是属于世界共同性的。建造《万寿园》,不仅是开发了一处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文化旅游圣地,而且又是促进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一座平台。
《万寿园》的构思(见平面图),计划在650m×500m之积的325000平方米(约488市亩)的土地上建造。它的主体结构是万寿宫,四围有两条龙寿河和三折回环的眉寿山纵横穿插。上部(天体部份)有北斗寿郎、九天寿楼,先始寿屋;下部(地面部份)有南极寿宇、彭祖寿宫、南山寿舍;左有丝带寿塔、柳莫寿楣;右有河图寿宫、洛书寿宫等。全园并植有梅兰竹菊、松桂牡丹,春夏秋冬四季,风光一览在目;山水楼阁环绕,景色万象生辉。
万寿宫以“繁体楷书寿字”造型建造,是《万寿园》的主体建筑,它将是一座占地140mχ100m之积的14000平方米的巍峨宏伟、金碧辉煌的殿宇。万寿宫建楼两层(图略),共分32馆。一楼:第1——10馆是碑碣刻石部份,2600多块碑文将记载着我国上自远古,下至现代的寿文化和寿字文学艺术作品。它不仅揭示了中国汉字产生、发展和演进的规律,而且展示了祖国寿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第11——16馆设有祝寿 、歌寿、养寿、健寿和寿膳等综合性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各种交际的活动场所。二楼:第17—24馆是长寿物品的经销商城,将中外以寿字为内容的书法绘画,工艺美术、雕刻漆器、针织剌绣、陶瓷泥塑以及摄生、养生、保健、医疗等方面的用品陈列于旅客的面前,以供游览者择之以养寿,用之以延年。第25——32馆是《万寿园》经营管理的办公场所、操作全园运转的中心。
北斗寿廊、九天寿楼,借古文奇字之“北斗寿文”、“九天寿文”二字形体建造。以北方标示天体,左建寿廊七折回旋,可供游览者闲庭信步;右筑寿楼九层盘环,可予观赏者乘兴登临。北斗寿廊,傍设钓台一座,以示“渭水一钓,经纶趋朝家国盛”;九天寿楼,内雕寿星九尊,再现“香山九老,绘图宏开寿域昌”。廊、楼之侧,筑有冰山雪峰,状似广寒寿域,境如天山雪宫。
先始寿屋以“古畴文寿字”造型,用茅草竹木构架,室内塑造一组远古先人塑像(腊像或泥塑)、设置简陋生活用具,用以反映他们向大自然索取,与天地竞寿的拼搏精神。籍此给人以“构木筑巢”、“结绳为记”、“刻划成符”和“教民樵室钻隧,瑾灶泄井,所以“寿民也”之体验。
道寿观用“父乙尊寿字”或“道德经寿字”形体建造。正殿设有老、庄雕像,刻有道家学说碑文,以此反映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观点。观内另设有太极八卦图,标示阴阳二仪派生万物,太极之象天地恒昌。中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汉锺离等图像刻于“历史名人百寿图”之中,犹如一群寿翁置身于银河之系,满天繁星曜曜,运转无穷。另立吕洞宾所书草体寿字碑一块,以示“九寿成丹”之意。
南极寿宇、彭祖寿宫亦按二字之形体建造,其位置座落在与北斗寿廊、九天寿楼相对的地宜部份。寿崇南极、寿比南山可据此二宫得以体察。南极寿宇是一座大型体育馆所,设有各种现代化的体育设备,主要以运动健身为宗旨,实现运动长寿之目的。彭祖寿宫是一座幽静、庄严的殿宇,是传说中的寿星——彭祖修神养性的地方。这里主要以养心健体为宗旨,也是当今老人颐性养寿的绝妙佳境。彭祖寿宫设有大型彭祖雕像,并勒石刻碑两块,一块记载彭祖简介和他的长生学说;一块记载儒、道、释等诸家长寿学说。
南山寿舍以“南山文寿字”造型,建置于四面环水之半岛中,山木丛林,清静宜人,是寿文化研究和人生长寿探讨的办公场所。
河图、洛书二宫,以《周易》河图、洛书二图的天体方位 建造而成。远古先人观天俯地、通神明德;龙马负图、始创文字,均可从河图、洛书二宫得以领悟。河图寿宫,筑室五十有五,洛书寿宫筑室四十有五,合计百间殿堂,仿照百体象形寿字建造,其建筑风貌有如日月星辰,有如山川流水,有如霹雳闪电,有如厉鬼怪兽,有如花木虫鸟,有如钟鼎盂,有如挺竹柔丝,有如干戈利器。展现了我国五千年来寿字文化发展的壮丽景观。
丝带寿塔、柳莫寿眉,各据其字形建造。前后植有桑竹杏林,以为农桑之地。它与北方冰山雪峰并立对峙,又与东方菊苑、梅园遥相呼应。登上11层丝带寿塔,便能鸟瞰全园;步入柳莫寿眉,如入田园之所。
龙寿河的穿插流向,引原于古文奇字之“龙文寿字”造型,其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居高俯视,犹如二龙戏水,腾云乘雾,或显露片鳞,或摇拽半尾,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以此开渠引流,不只可以美化园林、烘托景色,而且还寓意着东方巨龙、龙的腾飞,是神州大地,黄河长江的象征。龙的灵妙莫测,寿的绵延不绝,正标示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勇往直前的奋取精神。
眉寿山取“甲骨文寿字”造型,横亘于全园的南北两部,状似蛾眉,形如叠嶂,其脉胳走向峰回路转,绵延不断,将园内景点或隔或阻,或贯或连,有则山峦险绝,有则石阶如梯。北山冰峰徒峭,南山寿松耸立,它与龙寿河纵横穿插,浑然一体,将园林景色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十分宜人。
三合寿堂以“三合文寿字”造型,建于《万寿园》的中心,是标示天、地、人三界,阴气、阳气、天气三气相合的聚焦点。所谓“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可在这里得一体现。
万寿墙是《万寿园》的围墙,由寿纹图案错节盘环构筑,墙壁四围嵌砌碣石10000方,刻有10000个不同书体的寿字,游览者欲看完这些寿字,必须围绕围墙一周方能尽兴。这又算得上天下又一奇观。
《万寿园》面西建造大门,以“日月书寿字”造形,图上暂不作标示,以便兴建时商定。“日月”表达阴阳相生,益寿延年之意,让人看去感到安泰祥和,福寿无边。游览者入门后,可步行进入园内,亦可乘舟到达每个景点。
诸如龟寿、鸟寿、犬寿、鱼寿、虫寿诸景点,以及长寿医院等另作示意标注,这里不作一一介绍。
园内每座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可视其地形变化、建筑设计、施工情况作出适当调整。而每座建筑物门前都要刻有一块简介碑文,用以加深游览者的理解和记忆。
如今《万寿园》示意图已经绘出,其中的12000多块碑文也已构思就绪。这座奇伟宏大的建筑群,若能引起中外有志者的支持,亦或遇有卓识远见的投资者合作承办,一旦落实成真,它势必将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颗明珠,寿字文学艺术的珍贵宝库;同时也将成为中外文化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丰碑。日后不管建造在哪个城市,它都像西安有个“碑林”、桂林有个“佳天下”一样,饮誉海内外,并将赢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但愿能以此奉献给人类的文明事业,让其传流千古,永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