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历史之夏朝7
少康之子杼(zhù)继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王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迁至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杼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quǎn)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姒芒是夏朝第九任君主,槐帝之子。据《周礼·大宗伯》记载,他在位18年,享年64岁。芒的名字一作荒或和,据《竹书纪年》称他在位58年。他还建立了沉祭仪式,将牛、猪、羊和纪念玉器沉入黄河,祭祀水神以求平安,芒逝后,其子泄继位,是夏朝第十任君主,按《竹书纪年》称,泄在位至少21年,按《帝王世纪》称在位16年。这期间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部落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重视农业,鼓励贵族们开垦私田,国家三年内不征收赋税,以此来调动农民垦荒的积极性。此外,姒泄时期的国民经济除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外,已经出现了专职的商人。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是夏朝第十一任君主,成为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共在位59年,被谥号为不降。在他的统治下,夏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的规模。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不降年迈时,内禅于其弟扃。是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姒扃即位后仍坚持以其兄不降的年号纪年,直到10年后姒不降病死才正式改元,这哥俩也是中国历史上皇家“内禅”的第一个先例。在位期间,姒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身地位。他限制地方世族势力,削弱地方豪强的权力,并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建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平衡的政治格局。下一回我们继续讲没有讲完的夏朝君主。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每周更新,带您了解真实的中国历史和人物。
#夏朝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