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终于来了!不同于海外市场率先推出的ID.3,引入国产的首款车型为ID.4系列。赶在发布活动前一天,我们抢先走进了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除了发布会上官方对外释放的内容,笔者还有更多车辆核心信息,以及制造方面的相关内容,以下与大家逐一分享。
由于工厂内部严格保密,所有位置均禁止拍照,所以本文以文字内容为主、配合官方图片呈现,更多实拍图,且看我们对大众品牌ID.4首发活动的相关报道。
[·大众590标准模组+宁德时代811“双拳”打底·]
发布会前一天来到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我们确实看到了不少真东西。首先就是实车,一汽大众出品的ID.4车型已在佛山工厂开始了试生产,我们在总装线见到了10几台成品,只有两个外观颜色:红色和深灰色。从尾标来看,一汽大众版本的命名为ID.4 CROZZ。
即将于明年年初上市的ID.4车型,无论一汽大众的还是上汽-大众的,都将统一使用大众牵头定制的590标准模组(模组长度为590mm)。我们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看到了模组为宁德时代的NCM811三元锂,后者供应模组,由一汽大众在佛山电池车间组装、焊接,完成PACK以及成组的工作。
全新的ID.4 CROZZ将推出3种电池容量的车型,分别为55kWh、62kWh、82 kWh。三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两方面。
第一是PACK中的模组数量。以上三种容量集成的模组分别为8个、9个以及12个。
第二是模组中的电芯差异。低配两款55kWh和62kWh( 8个和9个模组)电池,每个模组集成12个电芯,全部采用串联的方式;顶配12个模组的PACK,每个模组16个电芯(厚度更薄),两两并联再串联。
[·顶配550km续航的“保守” 是给水冷系统留有“余地”·]
在赴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前几天,我们的年度大横评《2×12小时》项目,刚刚进行了几款电池容量在80kWh以上车型的“光电”测试(从100%电量开到断电),如比亚迪的汉EV四驱版,实际续航很从容就能开到550km以上,那么ID.4 CROZZ顶配的82kWh版本对外公布的NEDC工况550km续航,是不是太保守了?
一开始笔者的确是这么认为的,甚至在车辆底盘结构展示之前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中,还坚定了想法,过程是这样的……技术人员表示:ID.4 CROZZ的82kWh电池是对外数据,实际电池总容量超过了85kWh,电池成组后的密度为175Wh/kg。590标准模组+NCM811正极,让以上的优秀数据,跟550km的续航确实不太搭。
但当我们看到车辆底盘结构展示之后,才发现一汽大众还真是实在,顶配的550km续航其实是给水冷系统留出了“余地”。
一方面,ID.4车型采用双PTC加热器,大的用于车内吹暖风,小的负责给电池加热,两部分都消耗一定的电量。其中,电池液冷的启动温度是8度以下就开始加热,30度以上就开始执行冷却工作。
另一方面,驱动系统(电动机)和电池是两套水冷系统,但是共享一个“重要节点”,即共用一个水壶,电子水泵的压力为160kPa/23PSI,这个数据倒是比蔚来的200kPa要小,却也大于现阶段电动车的主流水平,于是,这也同样是电量消耗的一个出处。
[·关于车辆本身的3个产品点·]
在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产品信息之前,一汽大众对我们还是有一定保留的,而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与亲眼所见,也足够笔者确定关于ID.4 CROZZ的3个关键产品点了。
首先,如果按照燃油车的驱动方式来表述纯大众MEB平台以及ID系列车型,那么这是一款基于后驱平台的产物,其两驱版本为后置(电动机)后驱。
如此一来的好处有二。第一是凭借纯电SUV,避开轿车爆款的特斯拉Model 3(两驱版也是后驱)。第二是后置后驱改变了大众超过40年高尔夫问世以来)前驱平台前后配重分配不均,推头(转向不足)的顽疾。
其次,从静态的底盘展示来看,全新ID.4依旧采用了ZF匹配给MQB平台相同的避震系统。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大概率会是:实际的动态表现可能会有提升,但相比e-Golf乃至燃油版奥迪A3、Q2L等车型,不会带来质变。
最后,MEB电动车专属平台短前悬+长轴距优势,ID.4确实发挥出来了,乘坐空间超出了同级别燃油车的主流水平,但是没有像广汽新能源Aion V那样,更多释放给乘客,而是给后备厢留了“好处”,常规状态下容积超过了500L。
从实际乘坐来看,后排腿部空间确实算得上宽裕,但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较直,这个问题与特斯拉Model 3一样,乘坐主观感受一般。
[·高集成、高效率的全新E3电子架构·]
关于ID系列乃至高尔夫8(MQB W平台)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即E3架构。主要分为(智能)座舱、舒适行驶(驱动系统)和智能行驶(自动驾驶-目前处于开放阶段)三个控制域。
这个架构最大特点就是大众一直对外强调的标准化,以前大众品牌车辆的电子模块装不到奥迪品牌上,装上了也不能用,而新的电子架构中,无论是斯柯达、西雅特,还是奥迪乃至保时捷,全大众集团通用,相同功能的模块换到另一个品牌中,直接就能发挥应有作用。
具体功能呈现方面,新电子架构带来了最高1GB/s的以太网高效传输,以满足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 ADAS系统需求。同时,全新ID.4系列车型,把空调鼓风机放到了发动机舱里,腾出的空间装备了AR HUD模块,即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
另外,这套电子架构研发之初,座舱控制域用的是14nm的高通骁龙820A,后续对算力需要以及冗余的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换装了三星的芯片(10nm或12nm制程)。
[·全新平台车型价格上的“老套路”·]
在走进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的过程中,我们还来了解了一波ID.4 CROZZ的供应商品牌,其中充电机来自上海科斯达电气、电机控制器来自博格华纳、BMS系统由普瑞操刀、变压器是上海联电的产品等等。
这么一看,三电部分其实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国产率,但车身乃至更多其他部分依旧有不少的进口零部件。这个套路与以往的海外全新导入车型一样,有着成本降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工作人员就表示,ID.4后续肯定会伴随零部件的成本而降价,这一点毋庸置疑。参照其25万元的预售起步价格,大众也给ID.4与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价格战留出了空间、做好了准备。
[·ID.4 CROZZ“made by FUSHAN智慧工厂”·]
其实刚走进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笔者最先看到的是两句标语,即“Hello FUSHAN,Hello ID Family”。这座工厂本身就是一汽大众国内5大厂区中自动化率方面的佼佼者,为了迎接MEB平台、ID系列车型,工厂将焊装车间进行了扩建,并增加了电池组装生产车间(焊装电池外壳、连接件,以及电池组总装)。
佛山工厂两期生产线都会加入MEB车型共线生产,之前最多4款燃油车型混线,在开始生产MEB车型后增加到了6款,并且实现了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型混线的无缝衔接。该工厂先期生产ID.4,之后引入的第二款MEB平台车型将是ID.6(ID系列现阶段规划了ID.3-7共5款车型)。
[·写在最后·] 走马观花地进入到一汽大众ID.4 CROZZ的诞生地,确实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更深层的核心信息,但揭开大众MEB平台的“全貌”依旧相距甚远,如就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就表示:MEB平台除了供大众集团的各品牌使用外,福特也将成为这项产品底层架构的重要合作伙伴。更多关于MEB平台以及ID系列车型的内容,我们将在稍后逐步与大家分享,敬请持续锁定搜狐汽车·E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