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鑫讯新闻网资讯网!
鑫讯新闻网>综合资讯> 男孩子起名姓岳姓岳氏一家人的沉浮三二父亲

男孩子起名姓岳姓岳氏一家人的沉浮三二父亲

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岳氏一家人的沉浮(三)

(二)父亲

父亲岳元圭,字光辉,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午时(比蒋介石早出生15天)。父亲六岁丧母,全靠曾祖母照看才读了半年私塾,家穷无钱求学。家庭破粹、贫困,家不象家,在曾祖母的撮合下,祖父与孀居多年的李氏成婚,次年生下岳元法幺叔。父亲身体瘦弱,每天还要背小弟弟玩耍,有时背不起常有跌跤情况,两人同时摔在地上,因此常遭后娘打骂。年仅十岁的父亲仍是面黄肌瘦,衣服脏破、光头赤脚。年老的曾祖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教育祖父:两个儿子都是你亲生的血脉,手板手背都是肉,不要爱一个弃一个。一屋两头座的幺公幺婆是慈心人,看见父亲经常是一天吃两顿,有时把父亲叫到他家去吃点东西,如果是后娘知道了常用竹条子抽打父亲。有一次打得很凶,父亲身上的血印迹半月不散,父亲受此歧视虐待后,以后再也不喊她一声妈。父亲的衣服破了全靠曾祖母补缝,身上生了虱子全靠曾祖母汤洗,全凭曾祖母的关爱父亲才不易长成人。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祖父每逢一、四、七日都要去中敖场担煤炭,一天来回要行100多里,十分劳累,晚上回家要喝点小酒以解疲劳,每次都叫父亲去对门坡下的李家烤酒坊买酒。李家是秀才之后,子孙专横跋扈,少爷常欺负我父亲说:黄叫花儿,又只有八个钱的酒?父亲人小志不短,这种侮辱他一辈子都忘记不了。后来我们弟兄大了,他常教育我们要发奋读书,才不会受别人糟蹋。

祖父三天赶两场,只有一天在家种地,十二岁的父亲也开始种地,由于年少气力小,用不了三斤重的锄头,就专买一把一斤多的锄头锄地,挑粪也只能挑半桶。十六岁时,种地的责任全落在父亲肩上,这十二亩祖业地也很宽,因为我们当地俗成规矩是:干田和水田才算面积,土是一律不算面积的,所以这十二亩祖业地很宽。农忙收、种的季节,都是出早工收晚工,有月亮的晚上还要出夜工,即是人们常说的“挖月亮锄头”,有时还要做到月亮落土才回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为了能多收几粒粮食,即使身体吃不消累起毛病也在所不惜。

大公、二公、么公他们三家都越来越富有,唯独我家没有新气象。父亲思来想去决定买肥猪杀肉卖,开始是小本生意赚了点钱,日子稍久熟人赊肉,久不付钱,常有吵架发生,父亲认为此营生不可再干,找不到钱,还要得罪人。不久经人介绍去内江县河下帮人拉木船,俗话说:挖煤的人是埋了半截未死,而拉船的人是死了半截未埋。干这两种活路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若在涨水天,常有木船被洪水吞没,或者被触礁而淹死。另一方面,有时掌舵人稍有不小心,木船就搁在浅滩上,船搁滩拉船人就必须跳下水去背船,不管是数九寒天、打霜下雪,拉船人统统下水背船,一直把船背出水面航行为止。即使是冬腊月的冰冻河水里背船,都是不会增加工钱的,每月收入除伙食费外所余无几,不能维持家庭开支,而且还不能兼顾家庭生产,再三思考,还是回家种地。有空隙时下乡到各农户家收购三、五斗黄谷,加工成白米出卖,从中赚点碎米和糠用来喂猪。下乡期间,常去岳家坪祠堂内看教授岳姓子弟练“岳家拳”,他也在一边旁听,也学到了一些岳家拳拳术,并且力气猛增,能打赢三个人。

1909年父亲二十岁,有人介绍离我家30里的雷响坝李怀仁之女,年方二十一岁。李家家贫,只有田两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篾门对篾门,姻缘前世定”,一谈便成,半年后完婚。我这位母亲未进过学堂,因此也未取名字,只有小名“银堂”。她为人慈善、勤劳,一切家务劳动她一手包干,还要帮助父亲做坡上的农活。她是裹了双脚的妇女,那是一双四寸长的小脚,走起路来总是跺一跺的,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方便,可干起活来是我父亲最得力的好帮手。母亲的勤劳治家无私付出,换来的是一年能卖两次肥猪和两窝小猪仔。她每天早上鸡叫第三次起床,到晚上二更天才能睡觉,这是她一年365天的劳动日程表。除了劳动外,陆续把我们七孩子教养成人,实在是辛苦呀!她一辈子除了正月和外公外婆的生日回娘家去一趟外,从未去过哪家人户,一辈子只赶了个李家街,其余时间都是忙活路。大姐二姐出生后,第三胎是世才大哥出世,父母真乐,做活路都把大哥背在背上,娃娃背篼都背烂三个。父亲挑粪、犁田都把大哥背在背上,爱子之心何等疼惜!

幺叔成家后,家庭人口逐年增加,开支加大。民国十三年(1924年)大天干,稻谷无收,全家十多口人只有节衣缩食,每天中午饭每人一碗干一碗稀,晚上煮点豆豆小菜……就算一顿。同院住的么公主动将米、麦借给我家,不计利息,才得以渡过灾荒日月。

光源与照明官网

为什么品牌如此重视搜索引擎对网站的推广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