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优秀党员李长聆的好故事
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 文/图)“五好战士”“最美老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陕西好人”“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这么多荣誉,都集中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渭南新华书店退休老党员李长聆的身上。在群众眼中,老李就是一个“活雷锋”。
一张桌子、一条长凳、一个简易的工作台,这是渭南新华书店退休职工、79岁的老党员李长聆的“爱心家电铺”。从最初家人的反对到亲朋好友的支持,他以每年不低于360天上班次数的“免费修理”引得周边群众称赞,5年来,李长聆用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党员崇高的情怀。用他的话来说:“退休不能一日无事,小车不倒只管推。”
不忘初心的老党员,“推车小摊点”修家电不收维修费
今年79岁的老党员李长聆1961年8月参军,服役于中印边境某部。1962年9月担任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运输任务,1965年,光荣入党。在服役六年期间,2次被评为“五好战士”。1967年6月退役后,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唐古拉山海拔4700米地带恶劣自然环境下,西藏支边12年。1979年5月,转业到渭南市新华书店担任司机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1986年9月,在一次搬运汽车大电瓶扭伤了腰,因工伤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退休之后,李长聆并没有像平常人那样享受清闲的晚年生活,而是更加忙碌,用他的话来说,“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人不能一日无事可干”。2014年,他充分利用自己早年在西藏支边自学的电器维修技术,在渭南市临渭区开起了一个不收手工费的义务家电维修摊点。老李加工了一个小推车,车子两边插着两面小红旗。随着不收修理费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群众一传十,十传百,老李的“生意”红火的不得了,第一个月下来,老李一算账,赔了400多元。老伴提出了反对意见,“我整天省吃俭用,你倒做起了赔钱生意”。李长聆笑着说:“只要能方便群众,赔一点钱没关系。”为了能长久地服务群众,李长聆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不换配件,一律不收手工费,换配件的话也只收成本价。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个别困难群众,带的钱不够。遇到这种情况,老李总是笑着说,“没有就算了,下一次付费。”一名来自临渭区丰原山区的困难群众老张就是一个例子,老张拿着一个坏了的电磁炉,从几十公里的农村坐班车进城,经过李长聆检查,发现需要更换十几块钱的配件。这个时候,老张却面露难色地说,“我不修了。”经过了解,李长聆才明白,老张口袋里带的钱不够。这时,李长聆笑着说:“先修好电磁炉,这次不收钱。”老张看着李长聆,连声说感谢。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张炜(左一)代表集团看望李长聆。
新华书店给支持,“光华社区党员义务家电服务部”开业
随着年龄的增大,李长聆的“推车小摊点”已经不能满足前来维修小家电的群众需求,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渭南新华书店的领导却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主动提出为李长聆免费提供固定的维修场所。于是,2015年,渭南新华书店门前一家“光华社区党员义务家电服务部”顺利开业,开业后的李长聆,不论严寒酷暑,每天7点半准时上班,21点下班,除了中途吃饭时间,午饭后仅仅能休息20分钟。这个印有雷锋宣传画的小小修理铺,成为了渭南市远近闻名的党员爱心岗。
一张桌子、一条长凳、一个简易工作台,成为了李长聆老人服务群众的“大平台”,在这个简易工作台上,他能修理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热水器等上百种小家电。按照每天平均维修20多件家电来算,一年下来,李长聆老人就为群众义务修理近1万件家用电器。
这个工作强度,连年轻人都扛不下来,但李长聆老人却坚持了下来,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最近,李长聆又添置了一台一千多元钱磨刀机,免费为群众磨刀、磨剪。有群众象征性地给一元、两元不等的工费,用他的话来说,“大家凑钱买砂轮就行。”对身有残疾、生活困难的群众,79岁的李长聆还常常上门服务。记者在采访中,碰见一位牛先生正在维修插线板,他告诉记者,“老李叔的这个行为好,和老李叔认识的这三四年间,家里不知道修好了多少小家电,既省钱,又方便。”
小车不倒只管推,不待扬鞭自奋蹄
李长聆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他的善举,也感动了无数个群众。2015年,他被渭南市民政局授予“最美老人”荣誉称号;2016年7月,被渭南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9年获评“陕西好人”;2015年、2017年、2019年被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现如今,李长聆老人还有一个心愿,他想为贫困群众开辟维修家电的“专修通道”。最近,他主动联系渭南市临渭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光华社区,计划在服务点醒目位置处安装一个专门服务贫困户牌子,贫困户凭身份证明,修理家电维修费和配件全部免费。
“小时候,我一直梦想,家里有电灯和电话,住房有楼上和楼下。对于我来说,如今过的很幸福,这些儿时的梦想早已实现了。人要知足呢,到我这儿修家电的每一个人,拿着修好的电器高高兴兴地离开,我就觉着很开心。我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养好身体,继续为群众服务。”
“老牛自知桑榆晚,不待扬鞭自奋蹄。拙技博得众口笑,确是耄耋圆梦时。”这是李长聆早先为群众免费修家电的自制小推车上的四句话。年近八旬的他仍不服老,继续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和一颗热忱服务的心,为千家万户送去方便。他用平凡的事迹谱写了一曲永葆先进、甘于奉献的党员赞歌。多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辛苦自己,温暖万家。他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时刻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党员,李长聆的名字和他的党员爱心岗“光华社区党员义务家电服务部”的故事也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