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装修,小心谨慎躲过了硬装的坑,又来了软装的坑。被泡水的房子是我本人的婚房,也是唯一住房,我和我爱人都很珍惜和重视这套房子,倾注了很多心血。
趁着双十一购买了洗碗机,工人在安装时中因水管问题导致漏水,导致厨房和客厅被水淹了,客厅3个定制柜子、木地板、墙面及墙内保温板、厨房的门及门套均有涉水。
这时候我们有两点要求,1、短时间内尽快解决问题,2、赔偿损失。
首先要录音录像,作为证据记录下来。在录音录像中要表明时间、地点、人物,把涉水的情况记录下来,再联系安装师傅上门,在录音录像的记录中确认漏水原因。
第二步就是找到责任主体。当时我就要求安装师傅把老板叫过来,因为安装师傅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损害结果是由他的工作单位承担的;同时,安装师傅提到,公司有给他买了雇主责任险附加第三者责任条件,也就是说,因为安装行为对第三者(也就是我)造成了损害,保险公司要对第三者做出赔偿。
责任主体现在确定是有两个,但是,如果这时候你觉得可以坐等他们赔偿就很天真了。安装师傅及其公司老板会告诉你,他们品牌旗下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叫“美保”,要层层上报。等了一天没消息,我就开始自己在网上搜索“美保”的相关信息,联系“美保”的官方客服,要求保险公司立即委派定损人员上门定损,客服说了两个要点,1、雇主责任险不对接第三人,只对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2、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要审核事故的真实性,以防骗保,真实性确定之后再对赔偿进行定损。
这不是正好专业对口嘛,我逐一回复,1、雇主责任险也属于责任险,保险法第65条规定,责任险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2、你们的合同约定30日内审查真实性,60日内审查损失金额,完全没有提到定损人员要立即到现场定损。然而客服人员反复就会那两句话,我就说我跟你沟通不清楚,叫你领导来跟我对接。
这时候,我才正式进入保险理赔阶段,“美保”派了一个理赔专员来跟我对接。说“美保”要先线上处理,赔偿2万,处理不了再派定损人员定损。我说我的损失不止2万,线上处理不了。
为了进一步推进理赔事情的解决,我准备拨打12378银保监投诉电话,在这之前,我得先找公司老板提供完整的承保公司的全称,公司老板消极怠工,觉得有保险了就不关他的事了,我又打了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投诉;邀请了电视台采访;在微博等发表事情经过的动态。终于要到保险公司的全称,发现根本不是“美保”,而是太平洋保险。
联系到太平洋保险后,派了保险公估公司的人来评估损失。虽然公估公司说是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我还是找了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咨询,也联系了各个建材市场供应商询问市场价,自己大概有了个底(因为房子是精装房自带装修,不知道大部分材料当时的装修价格)。材料损失大概在3万九到4万左右,再加上入住延误费6千,我这边共损失4万5左右。
不出所料,保险公估第一次报价时进行了压价,不到2万,对这个赔偿金额我肯定是不同意的。于是发生了争执,事情有点停滞不前,但在两三天后,因为之前我做的种种事情,对方说赔偿4万5,我就直接同意了。
总耗时10天左右,我还算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