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1996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抵达了李泉手中。当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钢琴系的考试、看似一条平稳的前程在等待着他。然而,这个决定注定不能将李泉紧紧固定在音乐学院的台阶上!
李泉的音乐才华并没有因为进入音乐学院而减退。他仍然保持着创作的激情,甚至在夜晚的酒吧演出中将这份激情呈现给观众。正是在一次表演中,李泉的歌声引起了一位特别的人的关注——滚石唱片的张培仁。
张培仁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台湾制片人,但他在北京观看了一场摇滚音乐会后,被内地音乐的激情所震撼。他迅速返回台湾,向老板请辞,然后创建了一个专注内地音乐市场的子公司,名为“魔岩文化”。这一举措标志着内地音乐产业的新纪元的开始。
“魔岩文化”开始招募才华出众的音乐人,其中包括黑豹乐队的窦唯、毒刺乐队的张楚以及大地唱片的何勇。与他们签约后,“魔岩文化”的声势越来越大,而李泉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之一。
1990年代初,内地的摇滚乐和流行乐兴起,这为李泉创作和表演提供了更多机会。然而,不久之后,命运对他进行了又一次考验。
1995年,尽管李泉发行了备受好评的专辑《上海梦》,但当时的“魔岩文化”已经将总部转移到台湾,成为“魔岩唱片”。张培仁的精力被其他项目占用,无法全力支持李泉的宣传,导致尽管李泉的音乐备受推崇,但销售额却惨淡无比。
为了重新振作,李泉前往香港参加“沪港粤新秀选拔赛”,并成功获得亚军。然而,即使取得这个荣誉,他的音乐事业仍然没有起飞,而且他也因为这场比赛结识了某人,一位名叫柯蓝的主持人。
柯蓝当时是Channel V的一代亚洲VJ主持人,风靡一时。尽管她备受喜爱,但李泉对她却一点兴趣都没有。柯蓝则对李泉的沉默和内向感到不以为然。然而,命运往往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
1996年,内地音乐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魔岩文化回到台湾,而“魔岩三杰”的神话渐渐淡去。然而,这时的李泉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他的音乐事业陷入低谷。他不得不转而为其他音乐人创作歌曲,以维持生计。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李泉命运中的一个小插曲。在不远的将来,一场相遇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活轨迹。
《坚持与梦想的故事》
1973年,李泉才四岁,就开始每天八小时魔鬼式地练琴。他这么拼命,倒不是因为痴迷音乐,而是为了保住上海户口。那时候,李泉家里因为“成分”不好,父母都被派到贵阳工作。尚且年幼的李泉,还没来得及记住父母的容貌,便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要想在上海留下来,李泉唯一的希望就是考“上海音乐附小”。就这样,在奶奶的督促下,李泉开始疯狂练琴。在五原路对面的弄堂里,李泉的琴声悠扬,路过的人都会问一句:谁家的小孩弹的?果然,李泉弹进了学校,还弹出了点名堂。那些年,全国各地的少儿钢琴比赛,李泉拿奖拿到手软。但上帝赐给李泉的礼物,很快就要他付出代价。长期的封闭练习,在才华和帅气的催化下,迅速结出了反叛的果子。那段时间,李泉索性扔掉钢琴,要么和同学去歌厅鬼混,要么调戏漂亮姑娘。用李泉的话来说就是:“十几岁的时候,所有的坏事都干过了。”
当时在学校,学生只能弹奏老师教的古典音乐,可李泉偏要弹自己创作的曲子。这时候的李泉,是痛恨音乐的,因为音乐夺走了他的童年。1983年,在“上音附中”,李泉通过香港同学听到了港台流行歌曲。追寻着谭咏麟、林子祥、陈百强,他触及到了国外的摇滚、电子和爵士。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李泉像着了迷一样。要是练琴练得乏味了,他就偷偷摸几分钟流行歌。在那个逼仄的日子里,李泉还学着别人组乐队,偏偏取名为“黑蝙蝠”。这个乐队还传入了老师李学友的耳朵里,他倒是十分欣赏李泉,还想助“黑蝙蝠”一臂之力。不过,李泉注定没有乐队命,他后来组建的七八支乐队都没活下去。
那一年,柯蓝还叫钟好好,她遗传了家族的脊柱炎和哮喘病,被医生诊断活不过30岁。谁也没想到,柯蓝不仅会活过30岁,还会和李泉缔造一出金童玉女的神话。
1990年,李泉拿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他报考的钢琴系只招5个人,而李泉的专业课成绩是第一名。不出意外的话,李泉会在上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然后留校当老师。只是,这条安稳的道路,注定拴不住李泉。
当时,滚石唱片的张培仁,漂洋过海到北京听了一场摇滚乐演出。那场面直接把张培仁吓到了,原来内地还有如此激情澎湃的音乐。很快,他就折返台湾,和老板请命,成立一个子公司,专注内地音乐。1991年,张培仁带着制作人贾敏恕,用“魔岩文化”的旗号开始招揽歌手。没过多久,他就盯上了黑豹乐队的窦唯、毒刺乐队的张楚和大地唱片的何勇。和这三个摇滚天才签约后,张培仁还想寻找一批偏音乐性的人才,于是他又辗转到上海。
1994年,“中国火”的窦唯、张楚和何勇接连推出专辑,瞬间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张培仁高兴坏了,力推“魔岩三杰”,而“中国海”却被搁置了。就这样,李泉还没来得及崭露头角,就成了“外滩的孤儿”。迟迟等不到发片的李泉,只能辗转幕后。当年的滚石唱片,恰逢李宗盛创作的井喷时期,成功将辛晓琪、林忆莲、莫文蔚和金
智娟推上神坛。而弹得一手好钢琴的李泉,也入了李宗盛的眼。在李大哥的力捧下,李泉一边帮张艾嘉伴奏,一边帮林忆莲写歌。当年林忆莲正在开拓日本市场,请来的团队皆是日本和香港的顶级制作人,而李泉这个毛头小子却写出了《大好きな人生》,林忆莲一听就收进了专辑《Open Up》。
就在李泉以为要熬出头了,上帝又给了他沉痛一击。1995年,“魔岩三杰”已经将演唱会开到了香港。看着名利双收的他们,李泉心里嫉妒得不行。他和张培仁死磕,终于得到了出唱片的机会。这一年,李泉扎根在录音棚,拉着制作人贾敏恕,废寝忘食的创作。大半年后,他的《上海梦》成功发行。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李泉该火了。结果,这时候的“魔岩文化”已经从内地撤出,变成了台湾的“魔岩唱片”。力不从心的张培仁,根本没有精力帮李泉宣传。就这样,即使《上海梦》在业界广受好评,却依然销量惨淡。心灰意冷的李泉,转身跑去香港参加“沪港粤新秀选拔赛”。没想到,李泉轻而易举就拿到了亚军。
和他一同争霸的是21岁的陈奕迅和杨千嬅,这两人从赛场上下来,就进了捧红郑秀文的华星唱片。不过,这场比赛倒是没能改变李泉的命运,却给他牵了一条红线。当时,李泉从赛场上下来,就遇到了节目主持人柯蓝。23岁的柯蓝,在陶喆堂姐陶君薇的力捧下,已经是Channel V的第一代亚洲VJ主持人。谈吐个性,穿着时尚,许多人都把柯蓝视作女神。但是,这样的柯蓝,李泉却一点都不感冒,只觉得她叽叽喳喳,聒噪得不行。而沉闷无趣的李泉,更是让柯蓝毫无兴趣。
同年,柯蓝在一次聚会中,邂逅了24岁的李亚鹏。在“情场高手“李亚鹏的追逐下,柯蓝火速掉入了他的爱情海。到这里,距离李泉和柯蓝的缘分发酵,倒计时5年。
1996年,张培仁仓促地带着“魔岩”回到台湾。随着何勇遭禁演、张楚退出北京摇滚圈、窦唯选择沉默,“魔岩三杰”的神话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不过,这时候最尴尬的是李泉,一边专辑卖不动,一边张培仁又签下了张震岳、伍佰、杨乃文、陈绮贞等一票新人。后来,这些新人纷纷爆火,就连制作人贾敏恕都被封了神。可是,李泉却偏偏少了些运气。站在十字路口的他,只能帮人写歌糊口。那时候,从周冰倩、黄格选到杜德伟,都在唱李泉的歌。但成人之美,终究不是李泉的初心。
1997年,他索性辞掉上音教师的工作,专心筹备专辑。他将这么多年对音乐的思考和情绪,融入进了一张《坚持与梦想的故事》。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