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洗净了最后一个菜盘,擦干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中华,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她面前升腾,她眯起眼睛,望着远处果园里的一片绿意。这里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的归属,也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家。
68岁的陈敏,还记得10年前自己踌躇满志地去社保局买了养老保险。按照政策,交满15年可以领取退休金。谁能想到,自己真的交得起,交满了!每月1400块钱养老金对陈敏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陈敏呼出一口白烟,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她还记得,丈夫早早去世时,两个还在读书的儿子扔给她的时候,她险些被压垮。好在儿子们读书努力,现在小军在县城当公务员,小明去南方打工,也过上了好日子。想到这里,陈敏眼角溢出一丝欣慰的泪花。
“妈,在想什么呢?”一声呼唤,让陈敏回过神来。是大儿子小军回来看望她了。
“在想你爸。”陈敏抹去眼泪,笑着说。
小军走过来,在陈敏身边坐下:“妈,我交了女朋友,准备结婚了。”
“这么突然?”陈敏有点吃惊。
“我们认识有一段时间了,准备先领证,过段时间再办酒席。”小军说,“妈,我想请你到县城和我们一起生活,到时媳妇会好好照顾您的。”
陈敏沉默不语,低头猛吸了几口烟。
“妈?”
“我就不去了。”陈敏笃定地说。
“为什么呢?”小军有些失望。
“我不想离开这里。”陈敏说。
“可这里只有您一个人,不方便啊。”
“我一个人也行,反正你们结婚了也没时间伺候我。”陈敏弹了弹烟灰,“我还可以到大棚打零工赚点外快,也不用你们操心钱的问题。”
“妈,您已经68岁了,还打什么工啊!”小军有些不满,“我和弟弟会尽力供您养老的,您就安心在家休息吧。”
“我闲不下来。”陈敏摇头,“你扪心自问,我这样的老太婆,整天呆在你们年轻人身边,你会高兴吗?”
小军张口想说什么,却哑口无言。陈敏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声——一个68岁的老太太,的确很难融入他和妻子的生活。
“你们年轻人过自己的生活。我只希望你们过得开开心心的,我就是最大的心愿了。”陈敏拍拍小军的肩膀,“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你就放心吧。”
小军还想再劝说陈敏几句,陈敏已经站起身,拍拍裙子说:“该准备晚饭了。中午我炖了老鸡汤,今晚可以喝喝。”
晚饭过后,小军又提起这事:“妈,我家离您这里也不算远,每个月我可以定时回来看您,若有什么事也可以马上过来。您就考虑考虑吧。”
陈敏瞥了小军一眼,没说话,只是默默收拾起碗筷。
“妈,您一定是觉得我不孝对不对?”小军有些难过地说,“我是怕您一个人太辛苦了,才希望您和我住在一起的。我会照顾好您的。”
陈敏洗净最后一个盘子,转过身来看着小军:“我没觉得你不孝。你们兄弟俩读书考上大学,找了好工作,现在要成家立业,作为母亲我已经很知足很欣慰了。”
“那您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住在一起呢?”
“这些年我一个人生活也习惯了。”陈敏笑笑,“你们兄弟俩小时候我带得辛苦,现在你们终于自立了,我也该过自己的生活了。天天和你们老夫老妻的生活,我受不了。”
小军还想再说什么,陈敏竖起一根手指抵在他的嘴边:“别说了,我决定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就放心去过新生活吧。”
小军还想劝陈敏,看到母亲坚决的眼神,只得作罢。他知道陈敏的脾气,一旦下定决心,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第二天早晨,小军离开老家,临走时还不放心地叮嘱陈敏几句。陈敏摆摆手,目送儿子离开。门口空旷一片,她皱了皱眉头,又点起一根烟。
陈敏狠狠吸了两口,突然开始大声咳嗽起来。可能是连续两天和儿子争论,情绪有些激动,导致抽烟过猛。
咳了好一会,陈敏才平静下来。她自嘲地笑笑,看来自己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农活干起来像牛一样的陈敏了。
去年她在地里搬运农产品时不小心扭伤了腰,疼了好几天才缓解。虽然后来好全了,但陈敏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
想到这个,陈敏忽然有些怅然若失——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真的老了。
做完家务,陈敏来到镇上,去找棚主老刘。
“敏姐,你来啦!”老刘热情地招呼道,“来看看我们新栽的番茄苗,已经长得老高了!”
“我今天不是来看番茄的。”陈敏说,“我是来告诉你,以后我不来打工了。”
“啊?怎么了敏姐?”老刘有些惊讶。
“我身体最近不太行,不能辛苦干活了。”陈敏说。
老刘仔细打量着她,然后点点头说:“也是啊,敏姐你也有68了,的确应该少干些活了。这几年多亏你在棚子里帮忙,我找不到比你更能干的人了!”
“那是那是。”陈敏笑了,“我在这儿帮你挣了不少钱,积攒下来够我花好几年的了。”
“敏姐,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一定会帮你的!”老刘沉郁地说。
“你就别忙活了。”陈敏摆摆手,“我自己种的地够吃饭的,你让我消停些日子吧。”
离开老刘的大棚,陈敏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她在棚子里帮忙,有了工作和小伙伴,她的生活丰富了不少。现在终于要离开这里,她感到有些唏嘘。
不过转念一想,陈敏又觉得,也许这也是自己该有的人生阶段。儿女成家立业,自己也该退居幕后,享受晚年的平静时光了。
回到家,陈敏给两个姐姐和几个亲戚打了电话,告诉她们自己退休在家了,有空来串个门。
“阿姨退休了?恭喜恭喜!”静姐的声音还是那么温婉动听。
“我过两天空出时间,去看看阿姨。”红姐爽朗地说。
“敏妹,我让闺女开车送我去看你。”凤姑说。
“我让老伴载我去。”兰姑也说。
“行行好,我还能走动呢,就别麻烦你们了。”陈敏笑着说,“我自己开车去看你们。”
挂完电话,陈敏心情舒畅。虽然大家住得离得远,好久不能相见,但感情还在,她很欣慰。
为了迎接亲人的来访,第二天陈敏就开始打扫房子。窗台上的灰尘,墙上的蜘蛛网,地上的污渍,她一个个擦拭干净。换上崭新的床单被罩,院子里的垃圾也清理一空。
忙活了一天,陈敏累得气喘吁吁。她脱下围裙,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休息片刻。记忆溯洄至过去。
她和两个姐姐,是这个山村第一个批参加业余学校学习文化的女孩子。小学毕业后,她没能像姐姐们那样升学,只能在家帮着父母干农活。
后来18岁时就嫁给了碧山的李志强。李志强比她大7岁,是村里有名望的好小伙。婚后两人勤劳能干,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李志强因砍树时发生意外去世,年仅32岁。两口子刚生了两个儿子,陈敏一下子成了寡妇。
那些日子真苦啊。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回来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好在父母也来帮忙,才熬过那几年。
如今想来,陈敏真是佩服当年的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妇女,就承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和压力,还能撑下来,把两个孩子扶养成人。也许上天眷顾吧,让她遇到了志强这个好人,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想到这里,陈敏不禁泪流满面。她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这是美好的眼泪,值得回味。
“敏妹,你在哭什么?”一个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陈敏抬头一看,是大姐静姐站在她面前,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姐,你来了!”陈敏忙站起身抱住静姐,激动地落下泪来。
“好久不见了,敏妹。”静姐也有些激动。
两姐妹在院子里并排坐下,叙起了旧。
“大哥他们过得怎么样?”陈敏问。
“还行吧,孙子已经上初中了。”静姐说。
“哎,时间真快,孩子都长这么大了。”陈敏感叹。
“敏妹,你一个人也辛苦,怎么就不同意住到儿子家去呢?”静姐关切地说,“天天一个人也没意思。”
“我习惯了一个人。”陈敏说,“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我去也是碍手碍脚。”
“孩子们怎么会这么想呢?”静姐说,“他们肯定很孝顺你的。”
“我知道他们孝顺。只是他们终究要过自己的生活。”陈敏说。
静姐还想劝陈敏几句,但看她神色坚决,也就不再提起这事了。
两人又聊了家常,从鸡鹅猪的饲养聊到蔬菜种植,从儿女的近况聊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尽情畅快地聊了一个下午。
“天色不早,我该回去了。”静姐站起身,“敏妹,你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说,别一个人扛着。”
“知道了。你也保重。”陈敏笑着送走了姐姐。
过了两天,二姐红姐开车来看望陈敏。
“敏妹,听说你退休了?”红姐的个性活泼,说话直爽。
“是啊,也该歇歇了。”陈敏笑着说。
“也好,正好有时间去玩玩。”红姐说,“上次我去九寨沟玩,风景真美,你也该去走走。”
“这么老了,哪还去得动。”陈敏摇头。
“有